电影中国|老电影与音响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4731|回复: 1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凝聚在老胶片里的美好回忆(转载于威海新闻网) [复制链接]

Rank: 3Rank: 3

活跃会员 论坛纪念章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4-2-23 15:31:52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

至今还记得,十年前,在一些日子的傍晚,农村的操场或晒谷场上,村民们聚在一起,带着板凳,领着孩子,拿着扇子,一同看露天电影,大人们说说笑笑,孩子们追逐疯闹,场面和谐而热闹。
    “如今,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多见了。”“孩子们已不懂得,从前那时候的人们陶醉过的世界……城市里,再没有露天的电影院。”轻轻哼着《露天电影院》歌曲,歌声表达了放映人对露天电影的怀念。

带着放映机 跑遍各村镇
    “威海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了放映队,我们这支队伍算是最晚的一批。”现任威海市艺术馆馆长、曾担任过电影放映队队长的黄晓东告诉记者,那时由10个人组成了放映队,开着小卡车,载着放映机,经常往来于乡村、工厂、学校,放映电影。
    听说要采访放映队员,黄晓东推荐了徐新飞,“他一直坚持着电影放映工作。”黄晓东说。
    10月28日,记者在陈家后沟找到了徐新飞,说起放映露天电影,徐新飞显得很兴奋。1995年,威海市电影放映队成立时,他成为其中一员,那支队伍有10位成员,大家在队长黄晓东带领下,学了一个多月的放映与设备修理技术,之后就开始走村串乡放电影。
    话说间,徐新飞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封皮印有“全国电影院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议” 的纪念手册,这个手册详细记录了他从1995年以来在乡村、学校、工厂放电影的故事。“这是1996年在合庆村的放映情况……” 徐新飞指着泛黄的笔记本说,3月8日当天为妇女节,结合节日,当时给村民放映了《女人也是人》和《狂情丈夫》两部电影,村民看得热闹,都说这妇女节过得有意思。
    黄晓东率领的这支放映队,在当时属于半公益半市场化,队员们联系各村开展放映业务,每场电影村里支付100元。徐新飞告诉记者,那段时间,他常常忙碌在各村商谈放映事项,那几年,他走了上百个村,最后都成了活地图,不管说起哪个村,他都清楚怎么走,村里是啥样。
    然而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,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,这支放映队在4年后慢慢解散了,队员们各奔东西,只有徐新飞一直坚持电影放映,“我自己买了设备,买了片子,去农村放电影……”徐新飞说,用那个时代时髦的话说,他就是个放电影的个体户,一直到2009年,他还在一些乡村放电影。
    一场电影 一次排练
    “当时看电影那叫个热闹,不亚于现在的歌星开演唱会。”黄晓东回忆说,在农民看来,电影是高科技,放映员也让很多人羡慕。他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完电影,就跟父母说长大了也放电影,没想到最后还真成了一名放映员。黄晓东说,当时的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少,因此露天电影特别火爆,每次村里放电影,村民们都是早早吃了晚饭,带着板凳来到放映场,抢占好位置,孩子们更是从早上就出来抢地盘。“电影队走到哪,村民就跟到哪。”徐新飞说,很多时候,同一部片子,村民要看好几遍才尽兴。在城里放映时,有时没有电影票,于是规定只要在场地门口买根冰棍,就可以进场看电影了,冰棍每次都被一抢而空。
    当时的电影放映员待遇很不错,到了一个村,村长就会安排去村民家中吃派饭。徐新飞回忆说,一去放电影就意味着能吃面条了,而面条在当时就是好饭。特殊待遇还不止这个,每次市场执法人员清理占道经营时,只要看到是在放电影,就会默默离开,都明白放电影是好事。
    对观众来说,一场电影就是一个故事,但对放映员来说,一场电影就是一次排练。线路好不好、灯泡亮不亮、音响怎么样,这些在放电影前都得检查好。每次放映所要带的装备至少得4个箱子,放映16毫米胶片的设备,最少要装4箱,而35毫米胶片的设备需要6个箱子,成为个体电影放映户后,徐新飞常常骑着自行车或用小推车载着设备下乡。到了村里,就和村民一起在学校的操场或乡村晒场上,用二三根木杆搭个“门”字形架子,拉上长方形银幕,挂好喇叭,开始放电影。
    徐新飞放映时走了上百个村,印象深的一个村是柳沟。柳沟村旁有条小河,到了夏天,蚊虫满天飞,放电影时放映灯处常常围着一堆蚊虫,干扰画面,徐新飞就在旁边拿着扇子赶蚊虫,一场电影下来,摇得是胳膊酸疼。
    不管环境怎么艰难,当胶片从输片齿轮中滑过,徐新飞心中就充满了快乐,“就喜欢很多人看电影的感觉。”电影结束了,村民们各自回家,徐新飞收起银幕,装好设备,骑上自行车回家。记得那时路灯光线微弱,只听见自行车吱吱的响声,设备在车后摆动,每天都是晚上11点多才能到家。
    曾经的执着 今天的怀念
    黄晓东告诉记者,他们那支队伍如今解散了,部分人好久没有联系了,但是那些胶片、放映机还在。他给记者找出一个16毫米的放映机,扯好线,弄好设备,将胶片放在输片轮上,“银幕上一秒就是胶片上24格画面。”黄晓东一边放映一边说,胶片上的秘密还不少,他让记者细细观察胶片一边细细的长波,“这就是声道。”黄晓东说。
    说起放电影,黄晓东深有感触地说,近年去村里放电影,经常是老人们在观看。如今已是电视电脑时代,但在黄晓东看来,老艺术是不会消失的,据他了解,有不少痴迷胶片电影的人,经常拿出放映设备,听着胶片从齿轮间滑过,独自一人品味胶片记忆。
    每个放映员都与胶片电影有着难以割舍的故事。徐新飞因为放电影与妻子相识,那时他负责放电影,妻子负责售票。为了掌握电影资讯,从1997年到2009年,徐新飞一直订阅《中国电影报》,每年都要投资5000元到8000元购买新片,徐新飞自嘲说,要是这些钱当初能攒下来,现在装修房子就不愁没钱了。
    采访期间,徐新飞带着记者去草厦子看了他曾经的放映设备:4台放映机、两个大音箱、白幕、遮光毯子、装着胶片的箱子……这些布满灰尘、发锈泛黄的老物件,印证了电影放映员的往事。去年,徐新飞开始从事房产销售代理,但是放电影的活儿并没撂下,偶尔一些村想看电影,他还是会载着设备去“露一手”。虽然露天电影很少放映了,但徐新飞还在坚持着放映工作,但放映更多的是在商场、药店等商家做活动时,放一些宣传片,而且还是数字放映。
    “这些设备以后怎么处理?”记者笑着问。“暂时不会丢掉,要收藏着,给自己留个念想。”徐新飞笑着说。这微笑,深深地藏着一代电影放映员对胶片电影的执着与怀念。
附件: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。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1

宣传达人 优秀版主勋章 论坛纪念章 器材收藏奖章 文献收藏奖章 老电影高手奖章

沙发
发表于 2014-2-23 19:07:06 |只看该作者
向老放映员致敬.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3Rank: 3

论坛纪念章 活跃分子

板凳
发表于 2014-2-24 08:50:33 |只看该作者
“曾经的执着 今天的怀念”.感谢老毕给我们上传了这样一篇关于电影人的报道,被电影人的执着所感动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3Rank: 3

论坛纪念章 活跃分子

地板
发表于 2014-2-24 08:51:55 |只看该作者
图上二位,从他们拿胶片的手势就知道都是专业且很敬业的电影人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3Rank: 3

论坛纪念章

5#
发表于 2014-2-24 10:12:04 |只看该作者
永远难望的记忆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8Rank: 8

论坛元老 超级版主 耕耘奖章 器材收藏奖章

6#
发表于 2014-2-24 15:22:24 |只看该作者
怀念过去胶片电影的辉煌时光,看着、听着、追着都倍感亲切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3Rank: 3

活跃会员 论坛纪念章

7#
发表于 2014-2-25 22:07:14 |只看该作者
曾经的执着 永久的怀念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3Rank: 3

8#
发表于 2014-2-26 01:02:18 |只看该作者
童年梦想已成烙印。向老前辈致敬!
天下文化演绎电影故事,人间趣事叙说银幕传奇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3Rank: 3

活跃会员 论坛纪念章

9#
发表于 2014-2-26 22:28:26 |只看该作者
老电影工作者心中永远的怀念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3Rank: 3

活跃会员 诚信奖章 论坛纪念章

10#
发表于 2014-2-27 12:53:18 |只看该作者
吕书东 发表于 2014-2-24 15:22
怀念过去胶片电影的辉煌时光,看着、听着、追着都倍感亲切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手机版|电影中国|老电影与音响 ( 陕ICP备12000739号-1 )

GMT+8, 2024-6-1 19:46 , Processed in 0.025996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电影中国 | 老电影与音响 X2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回顶部